![]() 一种捕捉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捉器,其中,该捕捉器包括控制板和中空的笼体,笼体上设置有笼门,笼体内设置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反馈触发信号的电极组件,以及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驱动笼门闭合的驱动机构。以此,当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内导通电极组件时,电极组件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板,触发驱动机构运行带动笼门闭合。本发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笼门闭合,可防止老鼠在力的作用下损坏笼门的驱动机构而导致老鼠容易逃走的问题,提高捕捉效果。 公开号:CN214339648U 申请号:CN202120339414.2U 申请日:2021-02-05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唐天雄;曹琼 申请人:Shenzhen Shangyu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A01M23-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捕捉器。 [n0002] 众所周知,老鼠,生命力旺盛、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极快,适应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能吃,在什么地方都能住,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垃圾堆放处等处,在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日常中的老鼠总是盗窃我们生活中的粮食以及毁坏物品,如利用啃衣柜等磨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n0003] 而目前,现有的灭鼠器,一般由笼体以及笼门组成,当老鼠进入笼体后会触发笼门关闭,并触发笼体的电刑对老鼠进行电击,实现灭鼠的功能。但目前,现有笼门一般采用物理结构触发笼门关上,容易让老鼠从入口逃走,效果欠佳。 [n0004]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捉器,用于解决现有捕鼠器采用物理结构触发笼门关上在力的作用下容易损坏,容易让老鼠从入口逃走导致捕鼠效果欠佳的问题。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捕捉器,包括控制板和中空的笼体,所述笼体上设置有笼门,所述笼体内设置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反馈触发信号的电极组件,以及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驱动笼门闭合的驱动机构; [n0007] 当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内导通电极组件时,电极组件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板,触发驱动机构运行带动笼门闭合。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笼体包括: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形成中空腔体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实现笼体的开合。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笼体是否开合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板电连接。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的位置与第二主体通过卡扣连接。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位于中空腔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接端,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连接的按压件,所述第二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按压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位于第二主体内,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上并位于中空腔体底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电极组件配合的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与控制板电连接; [n0013] 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所述正极电极片设置于负极电极片中间并与负极电极片间隔设置;所述导电弹片有两个,且分别对应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设置。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对应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的四周设置有排水槽。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腔体的一侧为入口,所述笼门设置于入口处。 [n0016]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主体内的电机,设置于电机转轴上的拨动件,旋转设置于第二主体上的卡接杆,以及与卡接杆连接用于复位卡接杆的复位件; [n0017] 所述拨动件位于卡接杆的一侧,所述笼门上设置有配合拨动件使用的卡槽,所述笼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笼门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主体之间。 [n0018]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卡接杆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主体上。 [n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当老鼠等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导通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给控制板反馈信号,触发驱动机构实现笼门关闭,防止老鼠从入口逃走。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笼门闭合,可防止老鼠在力的作用下损坏笼门的驱动机构而导致老鼠容易逃走的问题,提高捕捉效果。 [n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n0021] 图2为本发明上主体与下主体打开以及笼门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n0022] 图3为本发明下主体的爆炸图。 [n0023] 图4为本发明上主体与笼门的爆炸图。 [n0024] 图5为本发明驱动机构与笼门的位置示意图。 [n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n0026] 请参照附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捕捉器。 [n0027] 该捕捉器,包括笼体100,笼体100的一侧设置有入口41,笼体100位于入口41处设置有笼门30,笼体100内设置有控制板18以及用于控制笼门30闭合的驱动机构15,驱动机构15与控制板18电连接,笼体100底部设置有与控制板18电连接用于放电的电极组件23。 [n0028] 当老鼠或其他小动物从入口41进入笼体100内,并接触导通电极组件23,会触发电极组件23给控制板18反馈一触发信号,此时,控制板18控制驱动机构15驱动笼门30关闭,防止老鼠等待捕捉物从入口41逃走。以此,用户可采用食物诱惑老鼠等待捕捉物实现捕捉。本发明利用驱动机构15控制笼门30闭合,可防止老鼠在力的作用下损坏笼门30的驱动结构而导致老鼠容易逃走的问题。进而,可解决现有捕鼠器采用物理结构触发笼门30关上在力的作用下容易损坏,容易让老鼠从入口41逃走导致捕鼠效果欠佳的问题。 [n0029]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需要,本发明还可在待捕捉物导通电极组件23时,控制板在接收到电极组件23反馈的信号,利用控制板18上的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并从电极组件23输出,实现灭鼠效果。 [n0030] 具体的,请参照附图2,在本实施例中,笼体100包括:第一主体20,以及与第一主体20连接并形成中空腔体40的第二主体10。入口41位于中空腔体40的一侧,第一主体20的一端与第二主体10相对转动设置。这样,当清理老鼠尸体时,可将笼门30打开,将位于中空腔体40内的老鼠尸体倒出。当用户想进一步清理中空腔体40,如老鼠被电击流下的尿液粪便等,此时,用户可将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通过转动打开,即可方便用户用水清洗,保持笼体100干净,方便操作。具体的,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之间通过转轴30连接。 [n003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可以是上下转动连接,还可以左右转动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n003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体20的另一端与第二主体10通过卡扣14连接,通过卡扣14,可将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固定连接,可防止位于中空腔体40内老鼠在力的作用下将第二主体10转动打开。 [n0033] 具体的,请参照附图4,第二主体10位于中空腔体40的两侧设置有卡接端142,第一主体20上设置有与卡接端142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26,卡接端142与第一卡槽26构成卡扣14。第二主体10上设置有与卡接端142连接的按压件141,第二主体10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44,按压件141与第二限位件14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43。当第二主体10合盖于第一主体20上时,在第一弹性件143作用下,卡接端142压紧卡接于第一卡槽26内时;当用户需要将打开第二主体10时,可同时按压两侧的按压件141,在第一弹性件143的作用下,两侧的卡接端142靠拢松开压紧的第一卡槽26,此时即可转动第二主体10,实现开合。具体的,第一弹性件143为弹簧。 [n0034]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板18位于第二主体10内,电极组件23设置于第一主体20上并位于中空腔体40底部,第二主体10上设置有与电极组件23配合的导电弹片19,导电弹片19与控制板18电连接。电极组件23包括正极电极片21和负极电极片22,正极电极片21设置于负极电极片22中间并与负极电极片22间隔设置。导电弹片19有两个,且分别对应正极电极片21、负极电极片22设置。具体的,正极电极片21上设置有正极连接部211,负极电极片22上设置有负极连接部221,正极连接部211与负极连接部221相对设置于中空腔体40的两侧。且正极连接部211与负极连接部221沿中空腔体40侧壁向上延伸至第一主体20的上表面,如图3所示,便于与导电弹片19接触。 [n0035] 以此,在第二主体10合盖于第一主体20时,通过导电弹片19可实现电极组件23与控制板18电连接。当老鼠从入口41进入中空腔体40内,且同时接触正极电极片21和负极电极片22,可将正极电极片21和负极电极片22导通,以此,通过控制板18可实现电击老鼠。 [n0036] 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正极电极片21与负极电极片22在待捕捉物被电击击倒后的导通性,防止待捕捉物毛发的阻挡影响正极电极片21与负极电极片22的导通,正极电极片21、负极电极片22上均设置有凸起24,凸起24可呈半球体、圆台或锥体,在此不作限定。通过凸起,可让正极电极片与负极电极片均接触待捕捉物导通,防止动物毛发的阻碍,便于在动物被电击倒下后,通过凸起避开待捕捉物的毛发,让正极电极片与负极电极片导通,提高灭鼠效果。 [n0037] 在一实施例中,为方便将中空腔体40内的液体排出,第一主体20对应正极电极片21、负极电极片22的四周设置有排水槽25。 [n0038]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笼体100是否开合的检测传感器(图中未出示),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板18电连接。具体的,检测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当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闭合时,接近传感器给控制板18一信号,控制板18给导电弹片19供电。当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打开时,接近传感器给控制板18一信号,控制板18停止给导电弹片19输出电压,防止用户触电。 [n0039]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5设置于第二主体10上。具体的,驱动机构15包括:固定于第二主体10内的电机151,设置于电机151转轴上的拨动件152,旋转设置于第二主体10上的卡接杆154,以及与卡接杆154连接用于复位卡接杆154的复位件153。拨动件152位于卡接杆154的一侧,笼门30上设置有配合拨动件152使用的第二卡槽35,笼门3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件31,笼门30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4,第二弹性件34位于第一限位件31与第二主体10之间。 [n0040] 当笼门30打开时,卡接杆154卡接与第二卡槽35内,第二弹性件34压缩与第一限位件31与第二主体10之间。当老鼠进入中空腔体40使正极电极片21和负极电极片22导通时,控制板18驱动电机151转动,电机151带动拨动件152转动,拨动件152推动卡接杆154旋转,让卡接杆154离开第二卡槽35,笼门30在第二弹性件34复位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关上,以此可防止老鼠从入口41逃走,用户也可根据笼门30的闭合和打开判断是否捕捉到老鼠。当用户需要将笼门30打开,可用力向上提起笼门30,卡接杆154在复位件153的作用下重新置于第二卡槽35内,即可打开笼门30。 [n0041] 其中,第二主体10内可设置有与卡接杆154配合使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用于卡接杆154在当拨动杆152的作用下转动一定位置后给控制板18反馈一个信号,控制板18则带动拨动杆154停止转动,便于控制。 [n0042] 具体的,笼门30对应第二弹性件34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33,第二弹性件34套设于导向杆33上,复位件153为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卡接杆154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主体10上。 [n0043] 在一实施例中,为方便用户提起笼门30,笼门30上设置有第二提手32。 [n0044]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0内设置有安装腔16,控制板18设置于安装腔16内,安装腔16与第二主体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61,导电弹片19位于安装腔16的侧边。通过密封圈161可在防止第二主体10打开冲洗时水的进入,让本发明捕捉器适用于室外。具体的,安装腔16上开设有走线孔(图中未出示),便于控制板18走线与导电弹片19连接。 [n0045] 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腔16内设置有与控制板18电连接的电池17,第二主体10对应电池17的位置可拆卸设置有电池盖171,便于用户更换电池17。具体的,电池17为充电电池。 [n0046] 在一实施例中,为防止在电机151一定时间后,老鼠未被电晕等情况,第二主体10上设置有与控制板18电连接用于触发电极组件放电的功能按键181,通过按压功能按键181,可再一次电击老鼠,提高实用性。 [n0047]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0上还设置有与控制板18电连接的充电接口和开机按键182,便于给电池17充电。开机按键182位于功能按键181旁,充电接口(图中未出示)上设置有硅胶塞183,在不充电时,将充电接口堵上,起到防水作用。第二主体10对应开机按键182和功能按键181的上面设置有防水垫11,用于防水。 [n0048]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0上设置有第一提手13,第一提手13由第二主体10的两侧壁向内凹陷形成。 [n004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捕捉器,包括控制板和中空的笼体,所述笼体上设置有笼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内设置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反馈触发信号的电极组件,以及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驱动笼门闭合的驱动机构; 当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内导通电极组件时,电极组件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板,触发驱动机构运行带动笼门闭合。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包括: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形成中空腔体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实现笼体的开合。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笼体是否开合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板电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的位置与第二主体通过卡扣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位于中空腔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接端,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连接的按压件,所述第二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按压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位于第二主体内,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上并位于中空腔体底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电极组件配合的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所述正极电极片设置于负极电极片中间并与负极电极片间隔设置;所述导电弹片有两个,且分别对应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设置。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对应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的四周设置有排水槽。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的一侧为入口,所述笼门设置于入口处。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主体内的电机,设置于电机转轴上的拨动件,旋转设置于第二主体上的卡接杆,以及与卡接杆连接用于复位卡接杆的复位件; 所述拨动件位于卡接杆的一侧,所述笼门上设置有配合拨动件使用的卡槽,所述笼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笼门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主体之间。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卡接杆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主体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6609328B2|2003-08-26|Electronic animal trap EP1619944B1|2010-09-22|Cpu-controlled, rearming, high voltage output for electronic animal trap US8418398B2|2013-04-16|Electrocuting mouse trap with automatic chamber-clearing mechanism US7690147B2|2010-04-06|Rearming electronic animal trap with baffle, mechanical switch and multiple-killing-plate configuration US5918409A|1999-07-06|Self clearing tunnel rat trap US20060123693A1|2006-06-15|Electrocution animal trap with a sender US6739086B1|2004-05-25|Rodent catching apparatus US20100146839A1|2010-06-17|Electrocuting mouse trap with automatic chamber-clearing mechanism and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CN214339648U|2021-10-08|一种捕捉器 CN214629420U|2021-11-09|一种捕捉器 CN214629415U|2021-11-09|一种捕捉器 CN214629414U|2021-11-09|一种捕捉器 US5632115A|1997-05-27|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ire ants CN112753689A|2021-05-07|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以及捕捉器 AU2003202954A1|2003-07-30|Animal trap CN202440043U|2012-09-19|一种带捕捉苍蝇器的垃圾桶 CN214282925U|2021-09-28|一种生物诱捕式灭蚊灭蟑电击笼 CN211482584U|2020-09-15|一种电蚊拍用多功能外壳 CN211631522U|2020-10-09|一种灭鼠器 CN210445449U|2020-05-05|一种简易的陷阱式捕鼠器 CN110651779A|2020-01-07|一种连续捕鼠装置 EP2696676B1|2018-01-24|Trap for rodents CN211048252U|2020-07-21|一种灭鼠机器人 CN209201925U|2019-08-06|一种蟑螂智能诱捕与电杀系统 CN113693054A|2021-11-26|一种电击式连续自动捕鼠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39414.2U|CN214339648U|2021-02-05|2021-02-05|一种捕捉器|CN202120339414.2U| CN214339648U|2021-02-05|2021-02-05|一种捕捉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